挽淩江萧处士

白猿峒下感秋人,梦断塘蒲掩葛巾。
文藻旧齐梁太子,家声遥系汉宗臣。
鱼肠蜿蜿铜花冷,马鬣累累石笋春。
莫恨无人昌世绪,青袍今是席中珍。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写给一位名叫萧处士的隐士的挽歌,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和对其品格的赞美。

首联"白猿峒下感秋人,梦断塘蒲掩葛巾"描绘了一个秋日场景:在白猿峒这个地方,一位感怀秋意的隐士(萧处士)已经离世,他的葛布头巾被塘边的蒲草掩埋,象征着生命的终结。"梦断"二字暗示人生如梦,如今梦已醒。

颔联"文藻旧齐梁太子,家声遥系汉宗臣"赞美萧处士的文采堪比南朝梁代的昭明太子(以文采著称),他的家族声望可以追溯到汉代的贤臣。这说明逝者出身名门,才华横溢。

颈联"鱼肠蜿蜿铜花冷,马鬣累累石笋春"用两个意象:像鱼肠般弯曲的古剑已经生锈变冷,坟墓上的石笋却迎来春天。这形成鲜明对比,暗示生命虽逝,但自然永恒。

尾联"莫恨无人昌世绪,青袍今是席中珍"是安慰之语:不要遗憾没有后代延续家业,因为逝者高尚的品格(青袍象征清高品质)已成为人们珍视的精神财富。

全诗通过秋景、古剑、石笋等意象,营造出哀而不伤的氛围。诗人既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思,又通过对其才华和品格的赞美,让读者感受到一种超越生死的精神力量。诗中用典自然,对仗工整,在哀悼中透露出对生命价值的思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