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兴

两峰高耸并秋霄,双涧分流送晚潮。
月冷谁家频捣练,风清何处细吹箫。
七闽荔子丹砂颗,五岭梅花玉雪标。
黄鹄不来空怅望,自歌雅曲和渔樵。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山水画卷,通过自然景物和人文活动的交织,传递出诗人既悠然又怅惘的复杂心境。

前两句用"两座高峰并肩耸入秋空,两条山涧分流推送着晚潮"勾勒出壮阔的山水景象。高山与流水动静结合,展现大自然的雄浑气魄。

中间四句转入细腻描写:月光下不知谁家在捣衣,清风里隐约传来箫声,福建的荔枝红如朱砂,岭南的梅花白似冰雪。这些画面从听觉(捣衣声、箫声)、视觉(红荔、白梅)多角度构建出秋夜的静谧美好,荔枝与梅花的对比更添色彩张力。

结尾笔锋一转:期盼的黄鹄鸟没有飞来,只能独自吟唱雅致的曲调应和渔夫樵夫的歌声。这里"黄鹄不来"暗含对理想未达的失落,但"自歌雅曲"又表现出与平凡生活和解的豁达,形成惆怅与洒脱交织的余韵。

全诗就像一组电影镜头,先展现宏大的山水全景,再推近到月光下的捣衣人、风中箫声等生活细节,最后定格在诗人望鸟不至、自吟自和的孤独身影上。这种由远及近、由景入情的写法,让读者既能感受自然之美,又能体会诗人隐藏在秋景中的淡淡愁思。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