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高望远时的所见所感,语言平实却意味深长。
前两句写登楼远眺的壮阔景象:站在西北角的高楼上,视野开阔,仿佛能看到天地尽头。这里用"望眼空"形容视野的辽阔,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
中间四句具体描写所见景物:弁山横亘在雨幕之外,太湖(笠泽)的水面仿佛与东边的天际相接。这些景物描写很有画面感,山横雨外、水浸天际的描写既真实又富有想象力。
后四句转入抒情:诗人感叹自己没有灵丹妙药来医治世事,也不好意思再看那些经过千锤百炼的铜器(暗指经过磨练的人才)。最后两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说不如把世间烦恼都抛到酒杯里一饮而尽,表达了一种看透世事、借酒消愁的豁达心态。
整首诗通过登高所见,抒发了诗人对世事的感慨。景物描写大气磅礴,情感抒发真挚自然,最后以酒解忧的结尾既洒脱又带着几分无奈,非常打动人心。诗人没有使用深奥的典故,而是用日常语言表达深刻感悟,这正是这首诗的魅力所在。
赵孟頫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又号水精宫道人、鸥波,中年曾作孟俯,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元代著名画家,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之一。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他也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