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读夜永不寐等作觉清而颇寒吾恐伤中和而病吾子也因复继前韵假辞而薰炙之亦晁补之拟骚之遗意也

烛影红摇夜色侵,香添菱叶郁重衾。
凤琶调软歌能合,竹叶杯深醉易沈。
绿鬓追欢燕市乐,翠屏归梦越江吟。
平明剩买扶头酒,不向诸儿计橐金。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纵情享乐的夜晚,同时暗含对放纵生活的反思。

前四句写夜宴场景:烛光在夜色中摇曳,熏香让被窝更加温暖。有人弹着凤琶(一种乐器)轻声歌唱,有人举着竹叶杯(酒杯)醉倒。这些画面充满感官享受,但"醉易沉"三个字已悄悄透露出过度放纵的危险。

五六句用对比手法:白天在京城(燕市)追逐享乐,夜里梦中却回到江南(越江)思念家乡。这种矛盾心理暗示着表面欢乐下的空虚感。

最后两句最值得玩味:天亮后还要继续买醉(扶头酒即醒酒汤),甚至不在乎花光积蓄。表面看是豪爽,实则用"不向诸儿计橐金"(不和孩子们算钱袋)这种夸张说法,揭示这种生活方式难以为继。

全诗像用金线绣的华服,远看流光溢彩,近看却能发现几处脱线的线头。诗人通过美酒歌舞的画面,实际在提醒:过度追求享乐会让人迷失本心。这种用华丽写空虚、用热闹写孤独的手法,正是古代文人常用的"以乐景写哀情"的智慧。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