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崆峒

何年鬼斧开形胜,此日词人作壮游。
吞壑岚光溟晓日,映岩树色澹清秋。
高盘睥睨红尘断,绝顶徘徊紫气浮。
纵览巨灵真法界,何须海上觅丹丘。

现代解析

这首诗《游崆峒》描绘了诗人游览崆峒山时的壮丽景色和内心感受,充满奇幻色彩和豪迈情怀。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理解:

1. 开篇的鬼斧神工
诗一开头就用"鬼斧开形胜"形容崆峒山的奇特地形,说这山像是被鬼神用斧头劈出来的奇观。诗人感叹:不知多少年前形成的这般美景,今天终于能来游览了。

2. 山中奇幻美景
中间四句生动描写山景:清晨的山雾吞没了阳光,秋日的树影映在岩石上显得格外清幽。站在高处城墙般的山崖上,感觉远离了尘世喧嚣;在山顶漫步时,仿佛能看到传说中的紫色仙气飘浮。

3. 结尾的感悟
最后诗人说:在这里就能看到神仙般的境界("巨灵真法界"指神仙居所),何必还要去海上寻找仙山呢?表达了对崆峒山美景的赞叹,认为这就是人间仙境。

全诗用夸张的想象(如鬼斧、紫气)和鲜明的色彩对比(岚光、树色、红尘、紫气),把一座普通的高山写得如同神话世界。诗人通过登山的过程,表达了对自然奇观的惊叹和对超脱尘世生活的向往,读来既气势磅礴又充满仙气。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