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山道中时赴掌故之命

麦苗堆绿菜花黄,一簇人家古道傍。
酒熟不妨邀里老,年丰赢得事农桑。
世情只说宦游好,客里那知归兴长。
我有平生蓑笠在,钓丝何日理斜阳。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美好的田园生活画卷,同时透露出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归隐的向往。

前四句用生动的色彩和画面感描写农村景象:麦苗绿油油,菜花金灿灿,几户人家安静地坐落在古道旁。村民酿好了酒就邀请邻居一起分享,丰收的年景让大家都能安心种地干活。这里展现的是自给自足、邻里和睦的理想乡村生活。

后四句笔锋一转,道出诗人的矛盾心理。人们总说当官好,但漂泊在外的游子(诗人自己)却越来越想家。最后两句尤为动人:诗人看着自己随身携带的蓑衣斗笠(象征隐居生活的物品),忍不住感叹什么时候才能抛下公务,悠闲地钓鱼看夕阳呢?

全诗通过鲜明的对比手法,用田园的温馨美好反衬官场的疲惫无奈。最打动人的是诗人那份真实的纠结——既在履行公务,心却早已飞回田园。这种"身在官场,心向自然"的矛盾心理,很容易引起现代人的共鸣。诗中"钓丝何日理斜阳"的期盼,就像今天都市人常说的"等退休了就回乡下养老",都是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裘万顷

裘万顷(?~1219)南宋诗人。字元量,号竹斋,洪州新建(今江西南昌)人。淳熙十四年进士,历仕吏部架阁、大理司直、江西抚干,性至孝,有节操,有诗集行世,其诗清婉流利,描绘却颇有情致。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