邸报二首(录一)
观史犹骇心,何况眼前事。
处处烽火惊,揉暨中原地。
又闻近祖陵,罪臣肝亦坠。
去岁朔风嘶,犹云犬羊类。
此皆我赤子,何以久为祟。
徵兵亦已前,徵饷亦已洎。
事中非无人,束手而相视。
相乃抚与剿,其局持成二。
秦西百二关,何苦惹且忌。
吾乡二公祖,为洒维桑泪。
处处烽火惊,揉暨中原地。
又闻近祖陵,罪臣肝亦坠。
去岁朔风嘶,犹云犬羊类。
此皆我赤子,何以久为祟。
徵兵亦已前,徵饷亦已洎。
事中非无人,束手而相视。
相乃抚与剿,其局持成二。
秦西百二关,何苦惹且忌。
吾乡二公祖,为洒维桑泪。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战乱时期民不聊生的惨状,表达了诗人对百姓苦难的深切同情和对统治者无能的不满。
开头两句直击人心:读历史已经让人心惊胆战,更何况亲眼目睹眼前的惨状?说明现实比史书记载更加残酷。"处处烽火惊"等句描写中原大地战火四起,连皇家祖陵都受到威胁,官员们吓得肝胆俱裂。诗人用"犬羊类"讽刺统治者把百姓当作畜生,质问为何让战乱持续这么久。
中间部分批评朝廷的应对措施:征兵征粮都做了,可官员们只会束手旁观。朝廷在"剿灭"和"安抚"之间摇摆不定,导致局势更加恶化。"秦西百二关"暗示边防形同虚设,外敌轻易就能入侵。
最后两句尤为感人:诗人说家乡的两位官员为百姓流泪,既表达了对好官的赞许,也反衬出大多数官员的冷漠。全诗用朴实的语言道出战乱中百姓的绝望,既有对统治者的愤怒谴责,也饱含对受苦百姓的深切同情,读来令人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