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别心老

老心霜下松,名与隆公齐。
人物北斗南,佛事东院西。
平生四海脚,不踏四海泥。
晚说汝州禅,饱啖天宁齑。
梦中与我遇,相扶两枯藜。
每见眼自明,不复烦金篦。
却从梦中别,未免意惨悽。
它时访生死,林深路应迷(以上《增广笺注简斋诗集》卷九)。

现代解析

好的,我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分析这首诗。

《留别心老》是一首表达离别情感和对未来思考的诗歌。接下来我会逐句进行解释。

1. “老心霜下松”:这句描述了心境像经历了霜打的松树一样坚韧而古老。松树在严寒中依然挺拔,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
2. “名与隆公齐”:可能是在说自己的名声和地位与某种崇高的东西相匹配。这里的“隆公”可能是某种象征,比如高尚的品德或精神追求。
3. “人物北斗南”:这里用北斗星来比喻人物的重要性或地位。北斗星在古代被认为是导航的指引,暗示人物具有指引方向的作用。
4. “佛事东院西”:这句可能是在描述与佛教有关的事务,可能是诗人所处的环境或者修行的场所。东院西可能是具体地点的描述,也可能在借指某种特定的氛围或场景。
5. “平生四海脚,不踏四海泥”:这句表达了诗人一生的经历。他走遍四海,但不被世俗的泥泞所困。可以理解为诗人追求自由、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
6. “晚说汝州禅,饱啖天宁齑”:汝州禅可能是关于佛教的修行或思想。天宁齑可能是指一种天宁寺的美食或者修行的一部分。这里表达了诗人在晚年对佛教的关注和享受生活的态度。
7. “梦中与我遇,相扶两枯藜”:在梦中相遇,彼此扶持,如同干枯的藜杖重新获得生机。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某种精神相遇的渴望和珍视。
8. “每见眼自明,不复烦金篦”:每次见面都能让眼睛更加明亮,不再需要借助外物来擦亮眼睛。这里可能是在表达与某些人的交往让自己更加明智和清晰。
9. “却从梦中别,未免意惨悽”:从梦中醒来,离别之情不禁让人感到悲伤。这里表达了离别的悲伤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10. “它时访生死,林深路应迷”:在未来的某个时候探讨生死问题,可能会因为林深路迷而难以找到答案。这里暗示了诗人对于生命意义和未来的思考,同时也表现出一种迷茫和探索的情绪。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坚韧态度、对佛教的关注和思考、与朋友的精神交往以及面对未来和离别的迷茫和悲伤。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比喻,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陈与义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