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鹤斋独卧
晨钟破清睡,月吐高林辉。
栖鸦时一鸣,白露摇空扉。
孤枕寂无扰,竹柏光熹微。
平生百事拙,得与尘俗违。
两耳点苍涂,不闻何是非。
野心役泉石,久住长忘归。
山风南窗来,松凉上秋衣。
花明池色净,悠然发天机。
双鸥有真意,相傍不惊飞。
栖鸦时一鸣,白露摇空扉。
孤枕寂无扰,竹柏光熹微。
平生百事拙,得与尘俗违。
两耳点苍涂,不闻何是非。
野心役泉石,久住长忘归。
山风南窗来,松凉上秋衣。
花明池色净,悠然发天机。
双鸥有真意,相傍不惊飞。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独居山林的宁静生活,展现了脱离尘世喧嚣后的自在心境。
清晨的钟声打破了宁静的睡眠,月亮还挂在树梢散发着清辉。偶尔传来几声乌鸦啼叫,露珠在门扉上轻轻晃动。独自躺在枕头上,四周一片寂静,只有竹柏间透出微弱的晨光。诗人说自己生性笨拙,不谙世事,反而因此得以远离俗世纷扰。耳朵不再沾染尘世的喧嚣,自然也就听不到是是非非。
内心向往自然的野性驱使着他与山水为伴,住得久了甚至忘记了回家。山风从南窗吹来,带着松树的凉意爬上秋衣。清澈的池塘映照着明媚的花朵,让人不经意间就领悟了自然的奥秘。两只鸥鸟悠闲地相伴而飞,丝毫不受惊扰,这份和谐正是诗人向往的生活状态。
全诗通过晨钟、月光、栖鸦、白露等意象,营造出清幽淡远的意境。诗人用朴素的语言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满足,以及远离世俗后的心灵自由。最后以双鸥相伴的画面作结,暗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状态,传递出淡泊名利、返璞归真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