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石长亭

雨湿云根燕不声,离魂消处一长亭。
因思南浦江淹笔,草绿波光是此情(清康熙《河源县志》卷七)。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充满离愁别绪的雨天场景,通过细腻的意象传递出深沉的思念之情。

前两句"雨湿云根燕不声,离魂消处一长亭"勾勒出一个寂静的雨天画面:雨水浸湿了云脚(古人认为云是从山石中生出的),连平时叽叽喳喳的燕子都安静了。在令人魂牵梦萦的地方,有一座孤零零的长亭——这是古人送别的地方,暗示着分离的忧伤。

后两句"因思南浦江淹笔,草绿波光是此情"借用了南朝文学家江淹《别赋》中"送君南浦,伤如之何"的典故。诗人看到眼前青草碧波的光景,突然明白了当年江淹笔下那种离别时的心情。这里的"草绿波光"既是眼前实景,也象征着永恒的自然景象与人类永恒的情感共鸣。

全诗妙在将具体景物与抽象情感完美融合:雨中的寂静、长亭的孤单、春草的生机与离别的伤感形成鲜明对比,让读者既能感受到阴郁的离别氛围,又能体会到其中蕴含的生命力。最后用典故点题,说明古今离别之情相通,使个人的感伤获得了更普遍的意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