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襄邑宰丁阳叔

溪上一杯酒,送君今几时。
譬如霜林箨,浩荡从风吹。
初飘清湘滨,今落浊汴湄。
蹉跎虽渐老,相见更容怡。
尚赖城市俗,蓝舆远追随。
鸣驺惊雁鹜,笑语在空陂。
会食古道场,僧房静帘帷。
败荷覆一水,落叶鸣轩墀。
偶坐亦无事,幽来更何之。
旁有宋襄墓,高坟映深祠。
炉烟已寂寞,拱木相蔽亏。
意象宛如在,兴亡真可悲。
寥寥千余年,华采几纷披。
有如蛙争水,顷刻成枯池。
池尽复为陆,陆黍秋离离。
追惟泓之战,语阔气甚夷。
狗颈不急搦,干将仍倒持。
欲将鸟合众,慕彼鹰扬师。
首领几不完,身复为囚羁。
好大不量力,荒哉徙尔为。
曾不如勾践,潜军卷旌麾。
夜上姑苏台,吴人犹不知。
用兵贵权谋,高言竟何施。
从兹以名邑,留作永世规。
隧道彷佛在,披榛犹可窥。
陈迹何足究,吾侪宁好奇。
又上金山殿,平瞰天一涯。
横飙音群铎,惊鸟投深枝。
清兴乘未尽,夕阳已纷驰。
流水复相促,扁舟从此移。
怒号入旅枕,先声戒寒期。
相过不可得,况复穷游嬉。
后会果安在,张本以今诗。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离别与感慨的作品,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回顾历史事件,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以及对历史兴衰的感叹。

首先,诗人用“溪上一杯酒,送君今几时”开篇,描绘了在溪边送别友人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之情。这里的“溪上一杯酒”象征着友谊的珍贵,诗人与友人共饮,意味着他们之间的深厚情谊。

接着,诗人用“譬如霜林箨,浩荡从风吹”比喻友人的离去如同霜林中的竹叶,随风飘散。这里的“霜林箨”形象地描绘了友人离去的凄凉景象,而“浩荡从风吹”则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失落与无奈。

诗中“初飘清湘滨,今落浊汴湄”描绘了友人从清澈的湘江到浑浊的汴河的变迁,暗示了友人在人生道路上的起伏。诗人通过这一景象,表达了对友人生涯波折的关切。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回顾了历史,以“宋襄墓”为引,表达了对历史兴衰的感慨。诗人通过对泓之战的描述,表现了历史的残酷与无情。同时,诗人对勾践的赞颂,表达了对智慧与谋略的敬佩。

诗的最后,诗人以“后会果安在,张本以今诗”作结,表达了对未来相聚的期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总之,这首诗以离别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历史事件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对历史的感慨以及对人生的思考。诗中充满了深情与哲理,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丰富情感。

孔武仲

(1041—1097)宋临江新淦人,字常父。孔文仲弟。仁宗嘉祐八年进士。哲宗元祐初,历秘书省正字、集贤校理、国子司业。四年,为著作郎,论科举之弊,诋王安石《三经新义》,请复诗赋取士,又欲罢大义而益以诸经策。拜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八年,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坐元祐党夺职,居池州卒。与兄孔文仲、弟孔平仲以文声起江西,时号三孔。有《诗书论语说》、《金华讲义》、《芍药谱》、《内外制》、《杂文》、《宗伯集》(编入《清江三孔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