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书法家(铁笔王子)与笔墨相伴的生活情趣,充满生动的画面感。
前两句"籀也长愁宿墨栖,相将洗砚凿鹅池"讲的是:书法家(籀指篆书,代指书法)常常为干涸的旧墨发愁,于是和同伴一起清洗砚台,还特意开凿了一个像王羲之"鹅池"那样的洗笔池。这里用"鹅池"的典故,既展现书法家的雅致,又暗示他对书法艺术的热爱。
后两句"今添竹坞新生水,尽荡松烟旧死螭"更精彩:现在竹林边新引来了活水,把砚台里那些干硬如死龙(螭是龙的一种)的旧墨痕迹都冲洗干净了。用"死螭"比喻干结的墨块,既形象又带着几分幽默,而"新生水"与"旧死螭"的对比,让人感受到书法创作中破旧立新的快意。
全诗通过洗砚这件小事,把书法家的日常写得妙趣横生。那些专业的书法用具(墨、砚)在诗人笔下都活了起来,变成会发愁的、能死而复生的生命体。最妙的是最后"荡"字,既写实(冲洗动作)又写意(一扫陈腐),让人仿佛看到清水冲走旧墨时,书法家也焕发出新的创作激情。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青藤居士、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等别号。中国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军事家。民间也普遍流传他的故事传说,关于他年轻时如何聪明,后来如何捉弄官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