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归诗十九首 其十三 登云龙山

兹山表徐方,经过屡登眺。偶然寻旧游,策蹇偕所好。

荒亭何萧瑟,落日春风峭。河山挟霸气,四顾雄怀抱。

嗟此古战场,岂容隐者傲。缅思放鹤人,无乃非高蹈。

不见山下湖,清如眉眼照。河势欲吞山,湖能益山貌。

此中岂有意,河怒湖则笑。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登云龙山的所见所感,用很生动的画面和对比来表达复杂的人生思考。

开头说这座山是徐州的地标,自己经常来登山远眺。这次偶然和老朋友一起骑着驴子来寻访旧地,很有闲适的趣味。接着描写山上荒凉的亭子和落日春风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寂寥又壮阔的氛围。

然后笔锋一转,说这山河自带一种霸气,站在山顶环顾四周让人胸怀激荡。这里曾是古战场,作者感慨:在这种充满历史厚重感的地方,怎么可能容得下隐士的孤傲呢?想到当年在这里放鹤的隐士,觉得他们的行为其实算不上真正的超脱。

最精彩的是最后对山下河湖的描写:湖水清澈得像美人的眼睛,汹涌的黄河想要吞没山峰,而平静的湖水反而衬托出山的雄伟。作者用拟人手法说"河怒湖则笑",暗示这其中似乎暗含某种人生哲理——刚猛与柔和、进取与淡泊的对比。

全诗通过登山所见,把历史沧桑、自然壮美和人生感悟融为一体。最打动人的是最后河湖的对比,用自然景物巧妙表达了刚柔并济的智慧,说明真正的超脱不是逃避,而是在纷扰中保持澄明。

李流芳

李流芳(1575~1629)明代诗人、书画家。字长蘅,一字茂宰,号檀园、香海、古怀堂、沧庵,晚号慎娱居士、六浮道人。歙县(今属安徽)人,侨居嘉定(今属上海市)。三十二岁中举人,后绝意仕途。诗文多写景酬赠之作,风格清新自然。与唐时升、娄坚、程嘉燧合称“嘉定四先生”。擅画山水,学吴镇、黄公望,峻爽流畅,为“画中九友”之一。亦工书法。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