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铁石骢马图
神厓黑龙时出水,游牝何年得其子。是何毛骨如积铁,迥立长风独奇伟。
霜蹄白鼻散五花,倏见马中真騄駬。美髯奚官能剪拂,不遣云鬟涴泥滓。
少施鞚勒即飞腾,唾尚不敢况敢捶。马生岂在粟一石,不饱宁能见才美。
朝燕晡越信汝良,安得壮士同生死。阿师一室巾锡外,时展此图临燕几。
三生似是支道林,爱马苦心同若此。平原丰草秋漠漠,恍惚寒沙飒然起。
英雄有志在青云,老眼因之空万里。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骏马图,通过生动的画面和丰富的联想,赞美了骏马的非凡气质和英雄气概。
开头用神话般的笔触描写这匹马来历不凡,像是从神厓黑龙那里得来的后代。它的毛色如铁,在风中昂首挺立,显得格外雄壮。马蹄如霜,鼻梁雪白,身上花纹散开,一看就是马中的佼佼者。
接着写一位留着美髯的马夫精心照料这匹马,不让它沾染一点污秽。只要稍稍放松缰绳,马儿就能飞驰而去,连对它吐口水都不敢,更别说鞭打了。这里暗喻真正的人才不需要太多约束,应该给予自由发挥的空间。
诗人感叹:好马怎能只满足于吃一石粟米?不喂饱它,怎能展现它的才华?这匹马早晚都能奔驰千里,可惜缺少能与之同生共死的壮士相伴。这里把马比作怀才不遇的英雄,渴望遇到知己。
最后诗人想象自己像东晋高僧支道林一样爱马,在秋日的草原上恍惚看见骏马飞驰,沙尘扬起。老眼虽已昏花,但心中仍怀有凌云壮志,向往着万里之外的广阔天地。
全诗借马喻人,表达了诗人对英雄气概的向往和对人才被埋没的感慨。语言生动形象,画面感强,让读者仿佛看到一匹神骏在眼前奔腾,感受到诗人胸中的豪情壮志。
张翥
张翥(1287~1368) 元代诗人。字仲举,晋宁(今山西临汾)人。少年时四处游荡,后随著名文人李存读书,十分勤奋。其父调官杭州,又有机会随仇远学习,因此诗文都写得出色,渐有名气。张翥有一段时间隐居扬州,至正初年(1341)被任命为国子助教。后来升至翰林学士承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