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琴吟赠程禹仲

我月太古色,我琴太古音。
色见音声求,焉能知我心。
月到茅亭夜亭午,据梧坐看胎仙舞。
本无圆缺无亏盈,心迹双清游太古。
笑渠空向广寒游,记得霓裳羽衣谱。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月下弹琴、感悟自然的场景,表达了超脱世俗、追求心灵纯净的理想。

诗的前四句用月亮和古琴作比喻:我的月亮有着远古时代的光辉,我的琴声带着远古时代的韵律。但如果你只看到月亮的光、只听到琴的音,又怎能真正理解我的心?这里强调外在的感官体验无法触及内心深处的境界。

中间四句是具体场景:月光照在茅草亭上,夜深人静时,诗人靠着梧桐树坐着,看白鹤(胎仙)翩翩起舞。他认为月亮本就没有圆缺变化(指超越表象看本质),自己的内心和行为都清澈透明,仿佛回到了远古的纯真年代。

最后两句带着调侃:可笑那些专门去月宫(广寒)游玩的人,他们只记得《霓裳羽衣曲》这种华丽的乐章(暗指追求浮华)。诗人通过对比,突出自己追求的是更本质、更纯粹的精神境界。

全诗核心是表达一种返璞归真的人生态度:不被表象迷惑,不受世俗约束,在简单自然中获得心灵的自由。就像在月光下听琴观鹤,这种看似平常的体验,反而能触及生命最本真的状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