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冀纪行十四首 其二 寿州

舟行夜达曙,路入硖石口。
平山带孤城,一塔起高阜。
问知古寿春,地经百战后。
群孽当倡乱,受祸此为首。
彼时土产民,十无一二有。
田野满蒿莱,无复识畎亩。
去程不可稽,欲望敢迟久。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船夜行至天亮,抵达硖石口一带的所见所感。他用平实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战乱后的荒凉景象:孤零零的城池旁立着一座塔,这里就是历史上饱经战火的寿春(今安徽寿县)。诗人通过当地人的讲述得知,这里曾是叛乱的重灾区,百姓十不存一,田地荒芜到连原来的田垄都认不出来了。最后两句流露出诗人沉重的心情——过去的苦难已无法追查,但眼前的惨状让人不忍久留。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那种"无声的震撼"。没有直接描写血腥场面,而是用"田野长满野草""十户人家剩不到一两户"这样具体的细节,让读者自己想象战争的残酷。特别是"一塔起高阜"这个画面,孤塔矗立在土丘上,既点明了地理特征,又像纪念碑般暗示着这里发生过的悲剧。这种通过环境描写来传递历史伤痛的手法,比直接抒情更有力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