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山水画面,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它的魅力。
首先,诗人用“人烟一簇古溪头”开头,形容了一个小村庄坐落在古老溪流的源头。这里的“人烟”指的是村庄里的人们,而“古溪头”则给人一种历史悠久的感觉。
接着,“竹树低昂映碧流”描绘了溪边竹子和树木的景象。竹子摇曳生姿,树木高低起伏,倒映在碧绿的溪水中,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然后,“曳杖不知山路险”这句话描述了诗人拄着拐杖走在山路上,却不知道路途的崎岖险峻。这里的“曳杖”指的是拄着拐杖,而“山路险”则暗示了山路的艰难。
最后,“南真观里谒浮丘”表达了诗人来到南真观,拜访传说中的仙人浮丘公。这里的“南真观”是一座道观,“谒”是拜访的意思,“浮丘”则是传说中的仙人。
整首诗通过描绘山水景色和诗人的行旅经历,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表达了诗人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这首诗的精髓在于它的意境优美,情感真挚,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谢谔
谢谔(1121~1194),字昌国,号艮斋,一说定斋,人称艮斋先生、桂山先生,新喻(今属江西)人。绍兴二十七年进士。历官乐安尉、吉州录事参军、知分宜县、监察御史、御史中丞、工部尚书,以提举太平兴国宫而归,皆有惠政,尝学于郭雍,传程颐之学,教弟子数百人,重躬行,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