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治己酉春姜仁夫进士以使事贵州还取道广东过予白沙自己夘至丙戌凡八日辞别三首予亦次韵为别明日仁夫至潮连寨方十馀里遣隶回并得三绝和之通前九首吾与仁夫之意皆不在诗也岂尚多乎哉仁夫浙之兰溪从学章先生德懋吾廿年
洞门终日白云浮,洞里桃花覆涧流。
谁道乃公閒似我,不曾携杖白云游。
谁道乃公閒似我,不曾携杖白云游。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居山林的闲适生活,表达了作者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前两句"洞门终日白云浮,洞里桃花覆涧流"描绘了一幅世外桃源般的景象:山洞门口终年飘着白云,洞里的桃花覆盖着山涧流水。这里用白云和桃花营造出一个远离尘嚣、纯净美好的隐居环境。
后两句"谁道乃公閒似我,不曾携杖白云游"是作者的自嘲:谁说您(指来访的姜仁夫)像我这样悠闲呢?您连拄着拐杖在白云间漫游的时间都没有。这里通过对比,既表现了作者隐居生活的自在,也暗示了友人忙于仕途的处境。
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通过白云、桃花等意象,展现了一个超脱世俗的隐士形象。作者不直接说教,而是用生动的画面和轻松的语调,表达了对闲适生活的满足和对友人的理解。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正是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