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作者在江上航行时的所见所感,让我们一起来解读它的魅力所在。
第一句:“绝壁苔纹鼠尾皴”,意思是陡峭的山壁上覆盖着青苔,这些青苔的纹理就像鼠尾一样细密弯曲。这里用“鼠尾皴”来形容青苔的纹理,通过这种形象的比喻,不仅描绘出了山壁的形态,也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
第二句:“滩光昼静白镕银”,描述的是白天江面上的景象。水面上反射着阳光,显得非常明亮洁白,就像洁白的银子一样。这里用“镕银”来形容江面的光亮,突出了江面的平静和明亮。
第三句:“分明江上孤篷客”,意思是江面上有一个孤零零的篷船。这里通过“孤篷客”形象地表达了作者自己孤身一人在江上的体验。
最后一句:“黄鹤山樵画里人”,暗示作者感觉自己就像画中的人物。这里的“黄鹤山樵”是指一个画家,作者认为自己仿佛置身于画家的作品之中,表达了作者对江上风光的赞美和喜爱。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江上独特而美丽的景色,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的个人情感,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
朱彝尊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