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次徽王韵赠毕亚卿豫荆凶荒黎民阻饥朝廷简命亚卿毕公兼都宪来膺赈恤重任王有诗嘉赠因次韵少申颂期之意
中原万姓岂愁饥,天遣公来任抚绥。
在处流亡俱引领,会看愁苦变雍熙。
甘霖终慰群生望,草芥能忘一日知。
野史大书消几句,汉江那用更沉碑。
在处流亡俱引领,会看愁苦变雍熙。
甘霖终慰群生望,草芥能忘一日知。
野史大书消几句,汉江那用更沉碑。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朝廷派官员毕公去灾区赈济百姓的事,表达了百姓对好官的期盼和感激。
开头两句说中原百姓不用再担心挨饿了,因为老天爷派了毕公来安抚救济大家。这里用"天遣"夸毕公就像上天派来的救星,强调他的重要性。
中间四句描绘百姓的反应:灾民们都伸长脖子盼着毕公来,相信他能把苦难变成安乐日子。就像久旱逢甘霖,老百姓终于等到了救星。这里用"甘霖"比喻毕公的救济,说连最卑微的小草(草芥)都不会忘记他的恩情。
最后两句很有意思:史官只要记下这几句就能说明毕公的功绩,连汉江里的记功碑都用不着了。这是在说毕公的政绩太显著,根本不需要立碑刻字来纪念。
全诗用老百姓能懂的大白话,把官员救灾这件事写得既庄重又亲切。没有刻意吹捧,而是通过百姓的期盼、自然的比喻来赞美好官,显得特别真诚。最妙的是最后用"不用立碑"反衬功绩之大,比直接夸赞更有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