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鼓吹曲十二曲 其十 应帝期
应帝期。于昭我文皇。
历数承天序。龙飞自许昌。
聪明昭四表。恩德动遐方。
星辰为垂耀。日月为重光。
河洛吐符瑞。草木挺嘉祥。
麒麟步郊野。黄龙游津梁。
白虎依山林。凤凰鸣高冈。
考图定篇籍。功配上古羲皇。
羲皇无遗文。仁圣相因循。
期运三千岁。一生圣明君。
尧授舜万国。万国皆附亲。
四门为穆穆。教化常如神。
大魏兴盛。与之为邻(○同上)。
历数承天序。龙飞自许昌。
聪明昭四表。恩德动遐方。
星辰为垂耀。日月为重光。
河洛吐符瑞。草木挺嘉祥。
麒麟步郊野。黄龙游津梁。
白虎依山林。凤凰鸣高冈。
考图定篇籍。功配上古羲皇。
羲皇无遗文。仁圣相因循。
期运三千岁。一生圣明君。
尧授舜万国。万国皆附亲。
四门为穆穆。教化常如神。
大魏兴盛。与之为邻(○同上)。
现代解析
这首《应帝期》是一首赞美魏文帝曹丕的颂歌,用神话般的语言描绘了曹丕继位时的祥瑞景象,强调他统治的合法性和仁德。
诗歌开篇就点明主题:曹丕顺应天命成为皇帝。接着用一系列夸张的比喻来赞美他:智慧照亮四方,恩德感动远方,连星辰日月都为他增光。诗中提到的河图洛书、麒麟、黄龙、白虎、凤凰等都是古代传说中的祥瑞,象征着真命天子的出现。
中间部分将曹丕比作上古圣王伏羲,说他的功绩堪比这位人文始祖。后段又把他比作尧舜,说在他的治理下,天下归心,教化如神。最后两句点明主旨:大魏王朝因此兴盛,与这些圣王比肩。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1. 用神话传说来神化现实统治者,这在古代政治宣传中很常见
2. 大量使用排比和对偶,读起来朗朗上口
3. 通过历史类比,把曹丕塑造成尧舜一样的圣君
4. 展现了当时人们对"真命天子"的想象和期待
本质上,这是一首政治颂诗,目的是为新王朝的建立提供合法性依据。虽然今天看来有些夸张,但生动反映了古人的政治观念和文学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