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梦①

月入千江体不分,道人非复世间人。
钟山南北安禅地,香火他时共(张本作供)两身。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超脱尘世的梦境,语言简洁却意境深远。

前两句"月入千江体不分,道人非复世间人"用月光洒遍千万条江河的景象,比喻得道之人(道人)的精神境界已与自然融为一体,不再受世俗身份束缚。月光均匀普照,暗喻修行者达到物我两忘的平等心境。

后两句"钟山南北安禅地,香火他时共两身"将视线转向现实中的禅修圣地钟山,想象未来与同道中人(可能指诗中提到的"张")一起在此修行。香火既指寺庙供奉,也象征修行者精神的延续,"两身"既指两人共同修行,也暗含肉身与法身双修的禅意。

全诗通过月光、山水、香火等意象,展现修行者超越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境界。最打动人的是那种"身在红尘,心向明月"的洒脱,以及对精神知己的期待,既有飘渺的禅意,又带着人间温度。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