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室山 其一

少室争如太室幽,奇峰六六野云流。
石堂谁访邢和璞,古洞曾栖帛道猷。
红白花斑风半堕,高低霞影树全收。
行行立马青松外,欲上悬崖采帝休⑴。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少室山的幽静与壮美,通过生动的自然画面和人文典故,展现了山景的独特魅力。

首联"少室争如太室幽,奇峰六六野云流"用对比手法,点出少室山比太室山更显幽静,三十六座奇峰间飘荡着野云,勾勒出山峦叠嶂、云雾缭绕的远景。

颔联"石堂谁访邢和璞,古洞曾栖帛道猷"引入历史典故,邢和璞是唐代道士,帛道猷是东晋高僧,他们的足迹为山水增添了人文气息,暗示这里曾是修行悟道之地。

颈联"红白花斑风半堕,高低霞影树全收"转为特写镜头:风中摇曳的红白野花,霞光透过树影的斑驳景象。用"半堕"形容花瓣飘落,"全收"表现树木尽染霞光,动词运用精妙。

尾联"行行立马青松外,欲上悬崖采帝休"写诗人驻足松林外,遥望悬崖上的帝休树(传说中食之忘忧的神树),流露出对超脱尘世的向往。立马凝望的姿态,让读者感受到诗人的向往之情。

全诗以"行行"的移动视角展开,从远山到近景,从实景到遐想,既展现了少室山的自然之美,又通过历史人物和神话植物,赋予山水以灵性。诗中红白花色与霞光、青松与悬崖的色彩对比,野云、落花、树影的动态描写,共同构成了一幅立体的山水画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