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中秋)

明月四时好,何事喜中秋。瑶台宝鉴,宜挂玉宇最高头。放出白毫千丈,散作太虚一色,万象入吾眸。星斗避光彩,风露助清幽。
等闲来,天一角,岁三周。东奔西走,在处依旧若从游。照我尊前只影,催我镜中华发,蟾兔漫悠悠。连璧有佳客,乘兴且登楼。

现代解析

这首《水调歌头(中秋)》用通俗的语言来理解,就是一首关于中秋明月的赞歌,同时也夹杂着人生感慨。

上片写中秋明月的壮美。开头就说月亮四季都美,但中秋最特别——就像仙界的一面宝镜,最适合挂在天穹最高处。月光像千万道白色光芒洒向宇宙,把天地都染成银色,所有景物都清晰可见。星星在月光下黯然失色,清风露水更添幽静。这里用"瑶台宝鉴"、"白毫千丈"等夸张比喻,把月光写得既神圣又壮观。

下片转入人生感叹。诗人说自己三年间四处奔波,但无论走到哪里,这轮明月都像老朋友一样陪伴着他。月光照着他孤独的身影("尊前只影"),也照出他镜中渐生的白发,而月亮上的玉兔却永远悠闲自在。最后两句情绪一转:既然有好友相伴("连璧有佳客"指志同道合的朋友),那就趁着兴致登楼赏月吧!

全诗妙在把月亮写得既宏大又亲切。前半段展现中秋月的宇宙级美感,后半段带出人生漂泊、岁月流逝的淡淡忧愁,但结尾又用朋友相聚的温暖化解了这份感伤。最打动人的是"在处依旧若从游"这句,说月亮像老友般不离不弃,让所有背井离乡的人都能产生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