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刺蝟

行似针氈动,卧似栗裘图。
莫欺如此大,谁敢便行拳。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幽默生动的比喻,描绘了刺猬的独特形象和生存智慧。

前两句用两个巧妙的比喻写刺猬的外形:走起路来像会移动的针毡(古代插满针的坐垫),蜷缩时像件长满刺的毛皮大衣。这两个比喻既形象又带着俏皮感,让人一看就能在脑中浮现刺猬的模样。

后两句笔锋一转,揭示深层含义:别看它体型不大,但浑身是刺的防御姿态,让谁都不敢轻易对它动拳头。这里表面写刺猬的防身术,实则暗含处世哲理——弱者只要善用自身优势(如刺猬的尖刺),也能形成有效防御。诗人用"谁敢"这个反问,更突出了这种防御的威慑力。

全诗短短20字,既有童趣盎然的动物描写,又暗含"弱者不可轻侮"的深刻道理。最妙的是把动物习性和人生智慧自然融合,让人在会心一笑中领悟到:看似弱小的生命,往往藏着令人敬畏的生存智慧。

朱贞白

朱贞白,或作李贞白(《诗话总龟》前集卷二○引《杨文公谈苑》,《全唐诗》因之),江南人。不仕,号处士,善嘲咏,人称之(《宋朝事实类苑》卷六三引《杨文公谈苑》)。今录诗六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