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路过采石矶时看到的景象和内心的感慨,语言朴实却充满画面感。
前四句写景:
开篇用"千帆东下"展现长江上船只连绵不断的壮观场面,就像一条长龙顺流而下。采石矶地势险要,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控带河山")。但如今这里只剩下军营的号角声在风中飘荡,荒凉的墓地野花沾着雨水,显得格外寂寥。
后四句抒情:
诗人看到晚霞中孤飞的野鸭,江岸显得格外空旷,路上往来的牛马车辆让人感叹时光流逝。最后两句直抒胸臆:年纪大了却一事无成,穿着破旧衣服,两鬓斑白,充满对人生失意的无奈。
全诗妙在:
1. 用"千帆"与"孤鹜"形成强烈对比,突出孤独感
2. "去马来牛"这个日常景象,被用来表现岁月沧桑
3. 最后用"蓝缕"(破衣服)和"苍苍"(白发)两个细节,让失意形象更具体
诗人通过眼前景物,巧妙地把个人命运与历史沧桑结合起来,让读者感受到一种跨越时空的共鸣。
李兼
(?—791)唐陇西人。玄宗天宝中,仕为校书郎。后为州司马,累迁大州刺史。代宗大历十四年,自秘书少监兼侍御史授鄂州刺史、当州防御使。德宗建中三年,改鄂、岳、沔三州观察防御使,讨梁崇义。襄阳平,加左散骑常侍。旋又副曹王皋讨李希烈,以泾原乱,遂止。贞元元年,为江西观察使。罢省军士,收其资粮,以为月进,希固恩宠。又进六尺高银瓶。人以此少之。七年,征拜国子祭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