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江书所见四首 其一 野莲

陂塘渺烟芜,秋波淡浮空。
蒹葭杂芙蕖,依稀见愁红。
轻销露华凉,亭亭倚西风。
金粉亦自香,霞腴为谁容?
无言恨最深,失偶情更浓。
摇摇似相招,为喜诗人逢。
翻思彼桃李,反在罗绮中。
复忆岩下兰,绿叶翳荒丛。
西子出苧萝,原思老蒿蓬。
万物在生处,莫谩仇天公。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野莲的生动画面,同时借物抒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

前四句勾勒出池塘秋景:雾气笼罩的池塘边长满野草,水面平静如镜,芦苇丛中隐约可见几朵发蔫的红色野莲。"愁红"二字巧妙赋予莲花人的情感,为全诗奠定感情基调。

中间八句聚焦野莲的特质:带着露珠在风中挺立,金色花蕊自然芬芳,如霞光般美丽却无人欣赏。诗人用拟人手法写莲花"无言恨最深",仿佛在倾诉孤独,又因遇见诗人而欣喜摇曳。这里野莲成为怀才不遇者的象征。

后六句通过对比展开议论:桃李养在富贵之家,岩下兰花埋没荒草,就像美女西施出自贫寒,而贤士原宪终老草屋。最后点明主旨——万物各有其生长环境,不必埋怨命运不公。这种"各得其所"的哲理,通过具体的自然意象娓娓道来,显得亲切自然。

全诗妙在将普通的野莲写出人格魅力,又由物及人,最终升华到对生命价值的思考。诗人用细腻的观察力和丰富的联想,把写景、抒情、说理完美融合,展现出中国古典诗歌"托物言志"的典型特色。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