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岩寺二首 其二

路暗松杉密,天空雾雨开。
山容依槛转,鸟影渡江来。
汲水僧归寺,衔花鹿印苔。
年年蚕麦熟,贫道啜斋回(清王玉鲸同治《万县志》卷三六)。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悠远的山林寺庙图景,通过细腻的观察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交融。

前两句用对比手法勾勒环境:松杉茂密的小路显得幽暗,而雨后放晴的天空突然开阔,一闭一开之间形成视觉冲击。三四句将静态景物写活——山势随着游人凭栏的视角仿佛在转动,飞鸟的影子掠过江面,这种动态描写让画面充满生机。

中段聚焦两个生动细节:挑水归来的僧人带着日常的禅意,衔着野花的鹿在苔藓上留下蹄印。一僧一鹿的意象组合,既有人间烟火气又有野趣,暗示寺庙与自然共生。

结尾笔锋一转,用"蚕麦熟"点明时节,僧人平淡的一句"吃斋归来",把前面所有的美景都收束到质朴的修行生活中。这种结尾处理很巧妙:看似在说日常饮食,实则透露出年复一年在此清修、看尽花开花落的禅意。

全诗就像一组移动的电影镜头,从远山近水拍到动物僧人,最后落在斋饭这样最平常的事物上,让人感受到深山古寺那种"绚烂归于平淡"的真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