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蒋秘别二十六年田棐二十年罗拯十年始见之

我今五十二,常苦离别煎。
屈指数离别,正去一半年。
三君异出处,相见有后先。
蒋最会遇早,罗倍晚于田。
仕宦比我迟,官资居我前。
此亦漫轻量,无限归荒埏。
所喜笑语同,各惊颜貌迁。
发有霜华侵,目有蜘蛛悬。
有酒易以醉,有奚徒用妍。
醒来念功名,病螾希蜿蜒。
安得有园庐,宽閒近林泉。
养鱼数千头,种薤三四廛。
馀蔬皆称此,嘉果植亦然。
既无俗造请,穷冬事高眠。
囷贮白粳稻,酒沽青铜钱。
饭过引数杯,令儿诵嘉篇。
仰首看赤日,区区随天旋。
朝见出沧海,莫见入虞渊。
毕竟将何穷,磨灭愚与贤。
亿亿万万载,筋骨非玉坚。
桐棺三寸厚,在昔谁免焉。
去去欲及时,嗟嗟无由缘。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王安石晚年写的,用大白话讲了一个52岁中年人重逢老友时的感慨,字里行间都是对岁月流逝的无奈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核心内容分解:

1. 时间这把杀猪刀
开头就扎心:"我52岁了,算算这辈子有十五六年都在经历离别"。三个老友(蒋秘、田棐、罗拯) careers不同,见面时间也错开。最有趣的是对比——有人升官比我晚却职位比我高,但王安石看开了:这些名利"最终都会埋进土里"。

2. 老友相见现场
描写特别有画面感:大家笑着笑着突然发现彼此都老了——头发白了、眼皮松了("目有蜘蛛悬"像眼皮耷拉像蜘蛛腿)。这时候喝酒容易醉,家里婢女再漂亮也抵不过岁月。

3. 中年人的白日梦
喝醉后开始幻想退休生活:想要个带鱼塘菜园的农家乐,冬天囤好米酒,吃完饭让孩子读诗,自己躺着看太阳东升西落。这段像极了现代人刷农家乐视频解压的状态。

4. 终极死亡清醒
最后突然深沉:看着太阳每天重复升起落下,想到亿万年后谁都逃不过三寸薄棺的命运。明明知道要及时行乐,却又被现实捆住手脚——完美诠释了中年人"想躺平又不敢"的矛盾心理。

诗句亮点:
- "发有霜华侵,目有蜘蛛悬":比"长皱纹"高级一百倍的老态描写
- "穷冬事高眠":冬天赖被窝的雅称
- "囷贮白粳稻":像发朋友圈晒"双十一囤了大米"的既视感

全诗妙在把中年人同学会后的emo写得淋漓尽致,从比官职、叹衰老,到做田园梦,最后直面死亡焦虑,像极了现代人深夜失眠时的思维发散。王安石用最生活化的比喻(蜘蛛眼皮、囤米喝酒)道破了古今相通的人生困境。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