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右丞君实挽诗

数关天地人何预,分在君臣礼可无。
周粟如山夷叔馁,史书犹日臼婴诬。
旧邦新命方开化,公法私情本不渝。
忠义未须论彼此,后先崇长是昌图。

现代解析

这首诗通过历史典故和对比手法,表达了对忠诚与气节的思考。

前四句用两个对比强烈的历史故事: 1. 伯夷叔齐宁可饿死也不吃周朝粮食,坚守气节; 2. 春秋时臼婴为救主牺牲却被史书记载为叛徒,蒙受冤屈。 这两个例子说明:人无法改变天地运行(如朝代更替),但可以选择自己的立场;表面看是"君臣礼法",实则是做人的根本原则。

后四句转向现实思考: - "旧邦新命"指朝代更替时,既要有传承也要有革新 - "公法私情"强调原则与情感并不冲突,真正的大义经得起考验 - 最后点明核心:忠诚气节不分彼此(不局限于某个政权),关键是要把握历史趋势("昌图"指国家昌盛之路)

全诗亮点在于: 1. 用大家熟悉的历史故事讲道理,比如"周粟"典故让人联想到"不食周粟"的骨气 2. 提出超越时代的价值观:真正的忠义不是愚忠,而是对道义的坚守 3. 结尾跳出具体是非,站在历史发展高度看问题,显得格局开阔

就像现代人面对职场变动或社会变革时,诗中的思考依然有启发:既要适应变化,也要守住底线;评价一个人不是看站哪边,而是看其行为是否符合道义。

龚开

宋淮阴人,字圣予,号翠岩,一号龟城叟。尝与陆秀夫同居广陵幕府。理宗景定间为两淮制置司监官。宋亡不仕。家甚贫,坐无几席。精于经术,工诗文、古隶,善画人物、山水。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