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海分界处的壮阔景象,用两个画面形成巧妙对比:
上半句"鳌分双岛江心寺"中,"鳌"(神话中的巨龟)暗喻江中岛屿的稳固,像被神力分开的仙境。江心寺坐落双岛之间,突显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给人庄严静谧之感。
下半句"鷁散连樯海面舟"笔锋一转,"鷁"(古代船头画的水鸟)代指船只。连片的船帆突然四散开来的动态画面,与上半句的静态形成强烈反差,暗示从内河到海洋的过渡,传递出面对广阔海域时人类的渺小与敬畏。
全诗精髓在于:
1. 用"鳌/鷁"两种神话生物暗喻不同水域特性
2. "分/散"两个动词精准捕捉了地理过渡的瞬间
3. 通过大小对比(巨龟vs小船)、动静转换,展现人类在自然面前的两种生存状态
这种将地理特征诗意化的手法,让读者既能感受到具体景观,又能体会到面对浩瀚水域时的哲学思考。
宋贶
宋贶,字益谦,当涂(今属安徽)人。高宗建炎间以荫补将仕郎,为新安尉,知上元县,监左藏库。绍兴十一年(一一四一),为军器监主簿,十四年,由司农寺正迁金部员外郎。十八年,权户部侍郎,兼权枢密都承旨。十九年,知临安府。二十四年,知建康府,改知平江府。二十六年,责授果州团练使,梅州安置(《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四一、一五一、一五七、一六○、一六六、一六七、一七五)。孝宗乾道七年(一一七一)起知镇江府,逾年致仕(《嘉定镇江志》卷一五)。卒年七十九。事见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