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挽联用对比和列举的手法,高度评价了张之洞的才能与政绩。
上联通过列举历史名人来赞美张之洞的多才多艺:
- 像贾谊、董仲舒一样文采出众
- 像房玄龄、杜如晦一样治国能力超群
- 像陶侃、庾亮一样功勋卓著
意思是说,张之洞一个人就兼具了历史上这些名人的所有优点。
下联则具体列举了张之洞在湖北(江汉地区)的政绩:
- 创办军事学堂
- 建立纺织局
- 兴办枪炮厂、铁厂
最后用"萧规曹随"的典故,谦虚地表示后人难以超越他的成就。意思是说张之洞留下的规章制度都很完善,后人只能惭愧地照着他的规矩办事,难以创新超越。
全联通过古今对比,既展现了张之洞的多方面才能,又具体肯定了他的实际政绩,表达了对这位晚清重臣的深切缅怀和高度赞誉。语言虽然典雅,但通过具体事例的列举,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张之洞的卓越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