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在尘世中漂泊了二十年的人,突然来到京城时的独特心境。
前两句"二十年沈沧海间,一游京国也应闲"是说:我在纷扰的人世间沉浮了二十年,这次来京城本也该像其他人一样忙着追名逐利。这里的"沧海"比喻复杂的社会,"沈"字生动表现了长期陷在世俗中的状态。
后两句笔锋一转:"人人尽到求名处,独向青龙寺看山"。当所有人都在名利场中奔波时,诗人却独自去青龙寺静静地看山。这个对比特别强烈——"人人尽到"和"独向"形成鲜明反差,凸显出诗人与众不同的选择。
全诗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在喧嚣的京城中,诗人选择了一条安静的路。他不是不能追求功名,而是经过二十年浮沉后,更懂得什么是真正值得追求的。看山这个简单的动作,代表了对内心宁静的向往,也是对世俗价值观的一种超脱。
这首诗用最朴实的语言,道出了一个深刻的人生感悟:在所有人都往一个方向跑的时候,能够保持自己的节奏,欣赏别人忽略的风景,这才是真正的智慧。
张祜
张祜(hù)(约785年—849年?), 字承吉,唐代清河(今邢台市清河县)人,诗人。家世显赫,被人称作张公子,有“海内名士”之誉。早年曾寓居姑苏。长庆中,令狐楚表荐之,不报。辟诸侯府,为元稹排挤,遂至淮南寓居,爱丹阳曲阿地,隐居以终。张祜的一生,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张祜以是得名,《全唐诗》收录其349首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