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柳枝 其六》用简单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受人爱戴的地方官形象。
前两句用对比手法:军营门口虽然挡着华丽的仪仗(羽葆幢),但哪比得上绵延四十里的漕运船队(漕艭)在柳荫下连成一片的壮观景象。这里暗指官员不摆官架子,而是为百姓做实事。
后两句直接点明主题:这位平江地方官(老平江)执政期间,用清廉的作风保护一方百姓,四十里漕运路上都享受着他种下的柳树带来的清风。百年后人们仍在传颂他的美名。
全诗通过"柳荫护漕"这个具体意象,把官员比作遮阳送凉的柳树,赞美其勤政爱民、造福一方的品质。最妙的是把"清风"双关使用,既指真实的凉风,也指清廉的政治作风,让赞美显得自然而不刻意。
祝允明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