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应制 其二

峥嵘日脚火云红,竹馆荷亭坐晚风。
天下谁为无暑地,月中宁有广寒宫。
冰颁玉井恩施溥,露忆金茎渴思空。
多少苍生方病暍,为霖须仗傅岩翁。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炎炎夏日里的景象和感受,同时表达了诗人对百姓疾苦的关切。

开头两句用"火云红"形容烈日当空,太阳像火一样烤着大地。诗人在竹馆荷亭乘凉,享受晚风,看似惬意,但后文笔锋一转。

中间四句用对比手法:世上哪有真正清凉的地方?连月亮上的广寒宫恐怕也不凉快。虽然朝廷分发冰块的恩惠很广(玉井指宫廷藏冰处),但诗人想起汉武帝用金盘接露水的典故,暗示解暑只是权贵的特权。

最后两句点明主旨:无数百姓正在中暑受苦,需要像傅说(商朝贤臣,诗中称"傅岩翁")这样的能臣来解救苍生。"为霖"指降甘霖,暗喻施行仁政。

全诗通过个人纳凉体验与百姓疾苦的对比,揭露社会不公,呼吁当政者关心民生。语言生动,由景入情,最后落脚于社会责任,体现了古代士大夫的忧民情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