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雁

一声凄切度河梁,不诉离群也断肠。
寂历寒沙眠铩羽,空明霜月照分行。
无心避患衔芦荻,肯恋馀生逐稻粱。
闻道边庭尚征戍,孤鸣幸勿到辽阳。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一只离群孤雁的悲鸣,通过大雁的遭遇隐喻战乱时代普通人的苦难。

开篇用"凄切"的雁鸣声瞬间营造出悲凉氛围,大雁飞过河上桥梁时,就算不说离群之苦,那叫声也让人心碎。这里用声音先勾起读者的共情。

三四句用画面加深孤独感:月光下,受伤的孤雁蜷缩在寒冷的沙滩上("铩羽"指羽毛伤残),清冷的月光照着它和同伴们分离的身影。这里"分行"二字很妙,既写雁阵分散,也暗指人间离别。

五六句写孤雁的骨气:它不愿像寻常鸟儿那样靠衔芦苇隐藏自己(古人认为雁衔芦可避猎人),也不为活命去争抢粮食。这两句突然拔高意境,把普通动物行为升华出人的气节。

结尾点明主题:听说边疆还在打仗,但愿孤雁的哀鸣不要传到辽阳战场。这里"辽阳"代表前线,表面是担心雁鸣引来杀身之祸,实际是怕前线的征人听到思乡曲更添愁绪。全诗最震撼的就是这个结尾,把动物求生本能与人类战争创伤完美结合。

全诗妙在句句写雁,句句喻人。离群、受伤、坚守尊严、躲避战火,这些既是雁的遭遇,也是乱世中百姓的缩影。诗人没有直接写战争残酷,却用一只孤雁让我们感受到时代的悲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