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表面上写的是宴会上听歌的场景,但暗含了对国家兴亡的深刻感慨。
前两句"欲擘红笺斗总持,不胜哀怨付蛾眉":诗人想写诗与歌女较量才艺,却因心中哀愁太重,只能把愁绪托付给歌女(蛾眉指代歌女)的歌声。这里的"哀怨"不仅是个人情绪,更暗指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后两句"后庭歌罢凭花落,断送江山又一时":用"后庭花"这个典故(南朝陈后主沉迷《玉树后庭花》的歌舞导致亡国),暗示眼前的歌舞升平就像历史上那些导致亡国的场景。花落象征王朝衰败,"断送江山"直接点出国家命运被葬送的残酷现实。
全诗巧妙之处在于: 1. 用宴会听歌的日常场景,带出沉重的历史教训 2. "又一时"三字点明历史在不断重演,具有警示意义 3. 通过歌女的形象,把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联系起来
诗人没有直接说教,而是让读者从优美的画面中自己体会:眼前的欢宴可能正在重蹈亡国的覆辙。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比直接批评更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