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华山大愿文化园

百丈金刚不坏身,是谁位置冠风尘⑴。
弥天大愿终何补⑵,人自无明国自秦。

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九华山大愿文化园为背景,用通俗的语言表达了对信仰与现实矛盾的思考。

前两句"百丈金刚不坏身,是谁位置冠风尘"像是在说:那些看似坚不可摧的佛像金身,到底是谁把它们放在这喧嚣尘世中的?这里用"金刚不坏身"比喻佛像,而"冠风尘"则暗示寺庙被世俗气息笼罩的现状。

后两句"弥天大愿终何补,人自无明国自秦"更直接:佛家普度众生的大愿终究能改变什么呢?人们依然愚昧(无明),国家依然像暴秦一样严苛。这里的"秦"不是指秦朝,而是借秦始皇的暴政来暗讽现实社会的严酷。

全诗通过对比佛教的理想境界(金刚不坏身、弥天大愿)与残酷现实(风尘、无明、暴秦),表达了作者对宗教理想难以改变现实困境的无奈。这种将崇高信仰与世俗现实并置的手法,让诗歌既有批判力度,又充满哲理思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