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画家被叫去给一位美女画像时的矛盾心理,用幽默自嘲的方式展现了艺术创作的尴尬与顾虑。
开头两句直接点题:画家被催着给美女画像("懊恼传呼老画师"),还得在薄绢上仔细描绘她的容貌("生绡苦要写芳姿")。这里"苦"字用得妙,既说作画不易,又暗示画家心里发苦。
中间四句活灵活现画出作画时的窘态:美女低头怕阳光太强(实则是害羞),画家却紧张得手抖画不好("笔性迟")。他内心纠结:既想留住这天仙般的容貌("天人留本相"),又怕画得太好让凡人看了相思成疾。这种"画太好是罪过"的心理,把艺术家的职业烦恼说得特别有趣。
最后两句最调皮:画家暗自祈祷千万别把美女画得太像隔壁西施("西家貌"),因为怕在宴席上被懂行的顾恺之(古代画圣)看出来。这里用"暗属"(偷偷嘱咐自己)这个词,把画家战战兢兢的内心戏写得活灵活现。
全诗就像个职场小品:接了个给女神拍照的活儿,既怕拍丑了挨骂,又怕拍美了惹事,最后自我安慰"差不多就行"。古人用"画美人"这件小事,把艺术创作中"既要真实又要克制"的永恒难题,写得既接地气又充满智慧。
孙原湘
孙原湘(1760 ~1829)清代诗人。字子潇,一字长真,晚号心青,自署姑射仙人侍者,昭文(今江苏常熟)人。清嘉庆十年(1805年)进士。翰林院庶吉士,充武英殿协修。不久得疾返里不出,先后主持玉山、毓文、紫琅、娄东、游文等书院讲席,学生多有成就。他擅诗词,主张“性情为诗之主宰”。又工骈、散文,兼善书法,精画梅兰、水仙。诗文与同时期的王昙、舒位鼎足,并称“后三家”或“江左三君”。著有《天真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