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庄氏女子
忆我种梅日,甲午暮春间。
生尔十月后,梅花始及肩。
女长梅亦大,于今二十年。
今尔别我去,梅花仍满檐。
与尔簪荆钗,摘梅插花钿。
凄然与母别,母痛泪如泉。
拭汝纵横泪,记我临歧言。
尔在汝舅侧,实如父母前。
汝姑既已无,正须赖汝贤。
其余诸姑叔,和柔实所先。
苦语何可尽,绕梅空潸然。
生尔十月后,梅花始及肩。
女长梅亦大,于今二十年。
今尔别我去,梅花仍满檐。
与尔簪荆钗,摘梅插花钿。
凄然与母别,母痛泪如泉。
拭汝纵横泪,记我临歧言。
尔在汝舅侧,实如父母前。
汝姑既已无,正须赖汝贤。
其余诸姑叔,和柔实所先。
苦语何可尽,绕梅空潸然。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母亲送别出嫁女儿时的复杂心情,用梅花作为情感纽带贯穿全诗。全诗分为三个情感层次:
1. 时光记忆(前八句)
母亲回忆女儿出生时的场景:二十年前自己在暮春种下梅树,女儿出生后十个月梅花才长到肩膀高。用"女长梅亦大"的巧妙比喻,把女儿成长和梅树生长同步对照。如今女儿出嫁离家,只剩满檐梅花依旧盛开,暗示物是人非的惆怅。
2. 离别场景(中间六句)
通过两个生动细节展现母女分别:母亲给女儿插上荆钗(普通发簪)和梅花装饰,显示朴素真挚的母爱。"泪如泉"的夸张描写和"拭泪"的动作,呈现母亲强忍悲痛安慰女儿的画面。
3. 临别叮嘱(最后八句)
母亲嘱咐女儿的核心就两点:要把公婆当亲生父母孝敬(特别提到婆婆已去世,更需要儿媳贤惠),对其他亲戚要温柔和睦。最后回到梅花意象,母亲绕着梅树落泪的场景,把说不完的牵挂都寄托在年年开放的梅花里。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 用二十年梅树成长见证母女情深
- 没有华丽辞藻,全是家常话却感人至深
- 通过插梅花、拭泪等具体动作传递情感
- 最后绕梅落泪的画面,比任何语言都更有力量
就像现在父母送女儿出嫁时,可能不会说漂亮话,但那些反复的日常叮嘱、偷偷抹泪的瞬间,反而最打动人心。诗人把这种普通人的离别情感,用梅花写得既唯美又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