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馆送别

旅馆成佳集,临觞送远征。
厨烟含烛焰,溪雨夺琴声。
愁动草边色,恨牵花外情。
明朝过平望,应念隔春更。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在溪边旅馆的送别场景,充满了细腻的情感与生动的画面感。

首联"旅馆成佳集,临觞送远征"直接点明地点和事件:在旅馆里举办了一场美好的聚会,大家举杯为即将远行的人送别。这里的"佳集"暗示这是一场温馨的聚会,"远征"则透露出离别的不舍。

中间两联用四个生动的画面渲染离别氛围:
"厨烟含烛焰"——厨房的炊烟中跳动着烛光,既写实又富有诗意,暗示聚会持续到夜晚;
"溪雨夺琴声"——溪边的雨声盖过了琴声,用自然声响打断人为乐声,暗示离别在即;
"愁动草边色"——连草色都因离愁而显得黯淡,用拟人手法表现愁绪蔓延;
"恨牵花外情"——花丛之外的情谊被离恨牵引,表达依依不舍之情。

尾联"明朝过平望,应念隔春更"是诗人对远行者的叮咛:明天你经过平望时,应该会想起今夜我们隔着春天更替的时光相聚的情景。这里的"隔春更"既指季节变换,也暗含时光流逝、相聚难再的惆怅。

全诗妙在:
1. 用旅馆、溪雨等寻常景物营造特殊氛围
2. 通过声音(琴声、雨声)、色彩(烛焰、草色)的对比强化情感
3. 将离愁寄托在自然景物上,使抽象情感变得可感可知
4. 结尾的想象延伸了离别的情思,余韵悠长

诗人没有直接说多么不舍,但通过厨房的炊烟、被雨打断的琴声、黯淡的草色这些细节,让读者真切感受到了一场充满温情的送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