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黄牛径》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直白的情感,展现了一位侠士的豪情与忠诚。
第一句“踏遍天涯雪复霜”描绘了主人公历经千辛万苦,走遍天涯海角,不畏严寒与艰难。这表现了他的坚韧和不屈精神。
第二句“举头西望望冠裳”写他抬头望向西方(可能象征朝廷或理想之地),渴望建功立业或报效国家。“冠裳”代指官服或功名,体现他的抱负。
第三、四句“从拚侠骨齐生死,终笑奴颜拜犬羊”直接表达了他的价值观:宁愿像侠客一样生死无畏,也绝不像奴仆一样对敌人卑躬屈膝。“犬羊”可能指外敌或卑劣之人,凸显他的傲骨。
第五、六句“敢谓龙韬兼豹略,能图铁券与貂珰”写他自信兼具军事谋略(龙韬豹略)和政治智慧,希望能获得朝廷的认可(铁券是古代功臣的凭证,貂珰是高官的象征)。
最后两句“愿酬明圣垂衣日,即向烟霞卧子房”是他的理想:先报答明君(垂衣指帝王治国),功成后便像张良(子房)一样归隐山林。这体现了他既想为国效力,又向往自由洒脱的矛盾心理。
整体来看,这首诗充满豪迈之气,既有侠客的英勇,又有文人的理想。它歌颂了不畏艰难、坚守原则的精神,同时透露出对功成身退的向往,容易让现代人联想到那些为理想奋斗、却又渴望自由的人。
张家玉
(1615—1647)广东东莞人,字元子。崇祯十六年进士。李自成破京师时被执,劝自成收人望。自成败,南归。隆武帝授翰林侍讲,监郑彩军。隆武帝败,回东莞。永历元年,举乡兵攻克东莞城,旋失。永历帝任之为兵部尚书。又结连草泽豪士,集兵数千,转战归善、博罗等地,旋为清重兵所围,力尽投水死。永历帝谥文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