稚春母郑氏挽词

他谁天外哭声长,有客归程何太忙。
同爨情亲如五服,升堂义重比诸郎。
昔人浇薤蒸梨事,即我沧家泛宅傍。
叹息白头陶母意,中秋三日转凄凉。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悼念朋友母亲郑氏的作品,用朴素的语言表达了深切的哀思。

开头两句很特别,用"天外哭声"形容突如其来的噩耗,朋友匆忙赶回家奔丧的场景,让人感受到死亡的突然和人生的无常。

中间四句回忆往日情谊:诗人与逝者一家关系亲密得像亲戚("五服"指古代亲属关系),郑氏对待诗人就像对待自家孩子一样亲切。诗人想起古人"浇薤蒸梨"(指孝子侍奉母亲的故事)的典故,感慨自己也曾像住在船上漂泊的渔家("沧家泛宅")一样,受到郑氏慈母般的照顾。

最后两句最动人:想到郑氏像东晋陶侃的母亲一样贤惠,却在团圆的中秋节前三日离世,让这个本该欢乐的节日变得格外凄凉。特别是"白头陶母"这个比喻,既赞美了郑氏的品德,又暗示她已享高寿,但依然让人不舍。

全诗没有华丽辞藻,就像在和老朋友拉家常,但字里行间都是真情实感。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节和贴切的典故,把一位慈祥长辈的形象,以及诗人失去亲人般的痛苦,都生动地展现出来。最打动人的是那种"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以及佳节变丧事的强烈反差带来的哀伤。

林亦之

(1136—1185)宋福州福清人,字学可,号月渔,一号网山。林光朝高弟,继光朝讲学于莆之红泉。赵汝愚帅闽,荐于朝,命未下而卒。有《论语考工记》、《毛诗庄子解》、《网山集》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