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房侍御(时房公在新安)
志士固不羁,与道常周旋。进则天下仰,已之能晏然。
褐衣东府召,执简南台先。雄义每特立,犯颜岂图全。
谪居东南远,逸气吟芳荃。适会寥廓趣,清波更夤缘。
扁舟入五湖,发缆洞庭前。浩荡临海曲,迢遥济江壖。
征奇忽忘返,遇兴将弥年。乃悟范生智,足明渔父贤。
郡临新安渚,佳赏此城偏。日夕对层岫,云霞映晴川。
闲居恋秋色,偃卧含贞坚。倚伏聊自化,行藏互推迁。
君其振羽翮,岁晏将冲天。
褐衣东府召,执简南台先。雄义每特立,犯颜岂图全。
谪居东南远,逸气吟芳荃。适会寥廓趣,清波更夤缘。
扁舟入五湖,发缆洞庭前。浩荡临海曲,迢遥济江壖。
征奇忽忘返,遇兴将弥年。乃悟范生智,足明渔父贤。
郡临新安渚,佳赏此城偏。日夕对层岫,云霞映晴川。
闲居恋秋色,偃卧含贞坚。倚伏聊自化,行藏互推迁。
君其振羽翮,岁晏将冲天。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陶翰写给友人房琯(时任新安县令)的赠诗,主要表达了对友人高尚品格和人生境界的赞美,同时也暗含仕途起伏的感慨。全诗可以分成三个部分来理解:
第一部分(前八句)赞美房琯的为官风骨。说他作为有志之士不受世俗束缚,始终坚守正道。在朝为官时("进则天下仰")受百姓敬仰,被贬谪时("已之能晏然")也能泰然处之。穿着粗布衣被召入朝廷,手持奏章敢为人先,常常坚持正义敢说真话,哪怕冒犯皇帝也不求自保。这里用"褐衣"(粗布衣)和"执简"(写奏章)的细节,生动展现了房琯清廉刚直的形象。
第二部分(中间十二句)描写房琯被贬后的生活。虽然被贬到偏远东南,但他保持洒脱气度,在山水间寻找诗意。乘着小船游五湖,从洞庭湖出发,经过浩荡海边和遥远江岸,遇到奇景就忘记回家,兴致来了能游玩整年。这里用"扁舟入五湖""浩荡临海曲"等画面,把房琯的贬谪生活写得像逍遥旅行,表现他随遇而安的豁达。最后用范蠡(范生)和渔父的典故,暗示房琯懂得急流勇退的智慧。
第三部分(最后十句)聚焦房琯在新安的生活。新安县城靠着水边,是个观景好地方。早晚看着层层山峦,云霞映照晴日江面。闲居时享受秋色,躺卧时保持坚贞品格。明白人生福祸相依的道理,对仕途起伏处之淡然。最后鼓励友人:你终将振翅高飞,年底前就能一飞冲天。这里"层岫""晴川"的景色描写,与房琯"贞坚"的品格相互映衬,结尾的"冲天"预言充满朋友间的温暖期许。
全诗最动人的是把贬谪写得像旅游,把挫折转化为人生体验。通过房琯的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强者不是没有挫折,而是能在逆境中保持本色,把艰难变成风景。诗中"扁舟入五湖""云霞映晴川"等画面现在读来依然清新,而"犯颜岂图全""倚伏聊自化"等句子则传递出超越时代的处世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