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
举世乏萱草,平生苦寥寂。
东郭拉熊虎,壮心思射猎。
西室会名倡,珠环生叹息。
相如工词赋,家徒四壁立。
君卿善遨游,五侯供饮食。
如何怀烦忧,弃之远行役。
攀翻桂树间,挥霍椒丘侧。
隐士已耆年,教我伫颜色。
并望恩与仇,逍遥谢荆聂。
东郭拉熊虎,壮心思射猎。
西室会名倡,珠环生叹息。
相如工词赋,家徒四壁立。
君卿善遨游,五侯供饮食。
如何怀烦忧,弃之远行役。
攀翻桂树间,挥霍椒丘侧。
隐士已耆年,教我伫颜色。
并望恩与仇,逍遥谢荆聂。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内心苦闷、渴望解脱的文人形象,通过对比不同生活方式,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自由的向往。
开头两句"举世乏萱草,平生苦寥寂"用萱草(忘忧草)的稀缺比喻世间难寻快乐,道出人生孤独的常态。接着用两组对比:一边是"东郭拉熊虎"的豪迈狩猎,一边是"西室会名倡"的奢华享乐,展现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选择。
然后列举两位历史人物:司马相如才华横溢却家徒四壁,楼君卿(楼护)善于交际而衣食无忧。这两个例子暗示:无论选择清高还是世俗,人生都有遗憾。
"如何怀烦忧"以下八句是诗人的自我抉择。他选择远离尘嚣,在桂树椒丘(象征高洁之地)间漫游。遇到年迈隐士的指点,最终看淡恩怨,拒绝像荆轲、聂政那样为恩怨拼命,选择超脱的生活方式。
全诗精髓在于:通过展示各种人生选择的局限性,最终倡导一种超越世俗恩怨、回归自然本真的生活态度。诗人用平实的比喻和历史典故,把知识分子的精神困境和心灵追求表达得深刻而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