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十五日去年以此日归

日月相望夕,西归昔问途。
焉知穷岁迫,重寓客楼孤。
压雪弥河舫,胶冰噤树乌。
遥怜万山里,儿女乏寒襦。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漂泊在外的人,在腊月十五这天回忆去年此时返乡的情景,对比眼下孤独困顿的处境,流露出对家人的深切牵挂。

开头"日月相望夕"用月亮圆满反衬人事残缺,去年今日自己还在返乡路上,如今却仍寄居他乡。"焉知"二字带出命运无常的感慨——没想到一年过去,自己还是被困在孤独的客舍。

中间四句用寒冬意象烘托凄凉:河面船只被积雪压着无法航行,树上乌鸦冻得叫不出声,这些画面暗示诗人也被严寒和困境所困。最后笔锋转向远方家人,想到深山里的儿女连御寒的棉衣都没有,思念与愧疚之情喷涌而出。

全诗妙在通过"去年今日"的对比,把漂泊之苦、思乡之痛、贫寒之困都浓缩在腊月这个最寒冷的团圆时节,让读者感受到生活重压下普通人最真实的情感挣扎。

方回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