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曾国荃联
闻恙正中秋,满拟解绶南来,随侍聊将犹子意,乃陈情未许,马足仍羁,直至计达端州,大呼千声悔不了;
束装临丧次,虽趁领咨北上,薄才恐负昊天恩,倘朝右分光,梯阶寸进,惟有勉遵诫语,开函百读泪难收。
束装临丧次,虽趁领咨北上,薄才恐负昊天恩,倘朝右分光,梯阶寸进,惟有勉遵诫语,开函百读泪难收。
现代解析
这首挽联是写给曾国荃的,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悼和自责之情。我们可以分成上下两部分来理解:
上联(前八句):
作者在中秋节听说曾国荃生病,本想辞官南下照顾他("解绶"指辞官),像对待亲生父亲一样侍奉("犹子"指像儿子一样)。但朝廷没批准请假("陈情未许"),工作拖住了他("马足仍羁")。等赶到广东端州时已经晚了,只能悔恨地对着遗体千万次呼喊。
下联(后八句):
作者来到灵堂准备丧事("束装临丧次"),虽然接到调任北方的公文("领咨北上"),但担心自己能力不足辜负皇恩。最后祈祷如果能在朝中得到提携,一定会牢记逝者的教诲,每次打开遗书都泪流不止。
全篇亮点:
1. 用"中秋"这个团圆节日反衬死别的痛苦
2. "大呼千声悔不了"用夸张手法表现刻骨悔恨
3. 通过"开函百读泪难收"的细节描写,展现睹物思人的深情
4. 既有对逝者的追思,也包含对自己仕途的忧虑,情感复杂真实
这种挽联既有私人情感,又兼顾社会身份,展现了传统文人在忠孝之间的挣扎,非常打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