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南剑双溪楼作》是一首充满忧国忧民之情的诗,通过生动的画面和强烈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焦虑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诗的开头,诗人站在高楼栏杆边,眼前是混乱的云雾,暗示时局动荡不明。他悲伤地听着闽江传来的战鼓声,说明战事临近,百姓即将遭殃。但诗人痛心地指出,将领们没有奋勇抗敌("不见将军飞一镞"),反而让敌人肆意践踏百姓("但闻胡虏践群黎")。
中间两联用了两个鲜明的对比:一边是醉生梦死的官员们("座中可奈人皆醉"),一边是无人理会的战马嘶鸣("枥下谁闻马独嘶")。这个画面生动展现了当时文武官员的麻木不仁和备战不足的危机。
最后,诗人发出强烈的愿望:希望能唤醒沉睡的玉龙(象征国家力量),让它掀起滔天巨浪,彻底消灭入侵的敌人("灭鲸鲵")。这个结尾既充满浪漫想象,又饱含爱国激情。
全诗用通俗的比喻(如醉汉、战马、玉龙)和强烈的画面感,让读者直观感受到诗人的忧愤。它批评了当权者的不作为,表达了对百姓疾苦的同情,最后用神话般的想象寄托了救国愿望,具有很强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