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东坝的所见所感,通过对比旅途中的不同心境,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开头两句写诗人早晨在固城送别友人,傍晚独自留在东坝。这里用"送客"和"留侬"的对比,暗示了诗人此刻的孤独感。
中间四句生动描写了沿途风景:靠近浙江一带风光优美,春天到来后河道畅通。向北走时因车辙凌乱而忧愁,向南行时却因船帆稀疏而欣喜。这里"愁乱辙"和"喜疏篷"形成鲜明对比,乱辙可能象征纷扰世事,而疏篷则代表清静生活。
最后两句点明主旨:诗人并非要去繁华都市,而是想像松江的渔翁那样过着垂钓的闲适生活。这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对隐居自然的向往。
全诗语言朴实自然,通过旅途中的细节描写,层层递进地展现了诗人追求宁静淡泊的心境。最打动人的是那种在喧嚣中寻找宁静、在奔波中向往安定的普遍情感,很容易引起现代读者的共鸣。
张孝祥
张孝祥(1132年-1169年),字安国,号于湖居士,汉族,简州(今属四川)人,生于明州鄞县。宋朝词人。著有《于湖集》40卷、《于湖词》1卷。其才思敏捷,词豪放爽朗,风格与苏轼相近,孝祥“尝慕东坡,每作为诗文,必问门人曰:‘比东坡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