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雨与汪伯谐刘希贤吴原博同寅联句 其三
天际阴云散复联(程),并将风雨作丰年。
溯风群燕衣犹湿(吴),溅水新荷叶正圆。
草野久怜农望切(汪),桑林初识圣心虔。
莫教夕蝀轻相妒(程),拟挽天瓢一霈然(刘)。
溯风群燕衣犹湿(吴),溅水新荷叶正圆。
草野久怜农望切(汪),桑林初识圣心虔。
莫教夕蝀轻相妒(程),拟挽天瓢一霈然(刘)。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及时雨带来的喜悦,以及人们对丰收的期盼。全诗通过生动的画面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首联写天空阴云聚散不定,风雨交加却预示着丰收。这里用"散复联"形容云的变化,暗示天气多变,但风雨却是好兆头。
颔联用两个特写镜头:逆风飞行的燕子羽毛还湿着,新生的荷叶上水珠滚落。这两个细节既写出雨后景象,又暗含生机勃勃的气息。
颈联转到人事:农民们久旱盼雨的心情,以及朝廷祈雨的虔诚。这里"桑林"用典,暗指商汤祈雨的故事,把普通降雨提升到"天意垂怜"的高度。
尾联写得最有意思:诗人说别让彩虹轻易出现(因为虹现往往预示雨停),他们甚至想用天瓢把雨水都倒下来。这种夸张的想象既幽默又真挚,把盼雨心情写得活灵活现。
全诗最动人的地方在于:
1. 把自然现象和人情世故巧妙结合,雨不仅是雨,更是希望的象征
2. 通过燕子、荷叶等小景物,写出大喜悦
3. 结尾的奇思妙想,让严肃的祈雨主题变得生动有趣
这就像我们现代人久旱逢甘霖时,会不自觉地露出微笑,觉得连空气都特别清新。古人用诗歌记录的这种喜悦,穿越时空依然能引起共鸣。
程敏政
(1445—1499)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